首页  学院概况  新闻中心  党团建设  师资队伍  运动队建设  教学科研  纪检工作  足球联盟  下载中心 
学院风采
 
教学计划
您的位置: 首页>教学计划>正文
天津体育学院运动训练专业(棒垒球方向)人才培养方案
2022-05-25 15:27   审核人:

            天津体育学院运动训练专业(棒垒球方向)人才培养方案

2021年版)

一、培养目标

培养适应我国新时代中国特色棒垒球专项竞技体育发展的实际需要,具备较强的运动技术、技能及实践能力、具有良好的科学文化素养,掌握棒垒球专项相关的理论基础,能从事体育训练与教学、运动训练技战术分析、体能训练及恢复康复训练等工作的应用型人才。

二、培养要求

(一)思想政治要求

掌握马克思主义精神实质,能深刻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及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坚持四个自信、四个意识,树立和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熟悉国家有关政策、法规,遵纪守法,具有家国情怀、品格高尚、知识扎实及改革创新意识和敬业精神。

(二)业务培养要求

学习运动训练棒垒球专项的基本理论知识,接受棒垒球专项训练、竞赛和教学方面的基本训练,具备从事棒垒球训练与教学、棒垒球技战术分析、体能训练及恢复康复训练等方面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掌握棒垒球专项训练、教学及竞赛的基本理论与方法,并能运用阐释指导实践;

2.一专多能地掌握棒垒球的技术及训练、教学方法;

3.了解我国有关竞技体育的方针、政策和法规;

4.了解棒垒球训练、竞赛和运动训练管理的理论前沿与发展动态;掌握基本的科研方法,具备一定的竞技体育领域的科学研究能力。

三、学制、学分和学位

(一)修业年限

实行弹性学制,学生在校业修业年限一般为4年,可在4-6年内完成。

(二)学分

本专业学分总计220学分,学生修满方可达到毕业要求。

(三)毕业和学位

凡取得我校正式学籍的学生,完成本专业培养方案规定的课程和实践环节,修满规定学分,达到毕业要求者,准予毕业,发给本科毕业证书;符合学士学位授予条件的毕业生,授予教育学学士学位。

四、课程设置、学分及学时分配

(一)各学年教学周数分配

本科四年教学周共计200周,其中理论授课 100 周,专业实习、毕业论文(设计)共33周,其他环节26周,假期41周。各学年学期教学周数分配见表1

(二)课程结构及学时学分分配

本科四年教学计划设置课程共计220学分,3110学时,详见表2

(三)课程设置

课程设置及各类课程学分学时计划见表3

五、实践实习环节说明

(一)入学教育与军事技能

入学教育与军事技能训练安排在第一学期进行,计2学分。

(二)本科生导师制

面向大一全体新生实施导师制,引导和帮助学生做好四年学习和职业规划。自大二开始实施卓越人才培养计划,面向预备考研学生实施导师制。

(三)专业实习

专业实习安排在第七学期进行,共 17周(含实习准备周),计8 学分。

(四)毕业论文(设计)

学生应在教师指导下独立完成选题和毕业论文(设计)。毕业论文(设计)开题安排在第七学期,中期检查安排在第七学期,论文评定与答辩工作安排在第八学期。计8学分

六、其它规定与说明

奖励学分

学生在学期间取得以下成绩者可获奖励学分。

1、主持并完成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计划项目可奖励4学分,参与者2学分;主持并完成院级本科生科研项目可奖励3学分,参与者1学分;以第一作者公开发表1篇学术论文可奖励2学分。

2、获得国家级奖励(表彰)的奖励4学分;获得省级奖励(表彰)的奖励2学分;通过全国大学英语六级的奖励4学分。

3、在正式比赛中达到运动健将等级及以上标准的奖励4学分。

4、取得棒垒球专项一级裁判员及以上资格证书的可奖励24学分。

以上所获学分可计入(抵充)专业选修课学分(成绩为优秀等级)。



关闭窗口

 

天津体育学院竞技运动学院(竞技体育学校)  版权所有